在CBA季后赛G1中,北控队与北京队的激烈对决引发了全场的关注。北京队在此场比赛中原本拥有明显优势,一度保持两位数的领先。然而,遗憾的是他们并未能守住这一优势,最终遭遇了失利。
比赛过程中,许利民教练的执教方式遭到了诸多质疑。特别是在比赛的末节,纳托尔的表现非常出色,连续打进两个关键三分球,使得球队有了反超的机会。然而,令人不解的是,在这个关键时刻,杰曼却替换了纳托尔上场。全场比赛下来,杰曼在进攻端的发挥并不理想,铁打的局面令人惋惜。特别是当面对有护框的内线时,杰曼的优势并不明显。可惜的是,纳托尔在整场比赛中只打了21分钟,如果末节能够持续让他上场,或许北京队会有不同的表现。
另外,曾凡博的使用也引发了争议。他的对抗能力并不强,这使得他在防守端消耗巨大的体能。当防守端的消耗过大时,他的进攻端命中率就会受到影响,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因此,有人建议让曾凡博回到三号位,让所罗门打四号位,范子铭打五号位。至少这样可以让曾凡博在进攻端展现他的优势。继续让他防守萨林杰这样的强敌,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
此外,北京队的战术安排也受到了质疑。在失去丘天和周琦的情况下,许利民应该更加注重打快攻来弥补内线的劣势。同时,曾凡博的速度优势完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。奥莫特和所罗门也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的打法。然而,许利民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,依旧坚持平均主义的战术安排。进入季后赛阶段,应该更加注重拼抢和主力球员的持续发挥。特别是在第三节换下主力之后,这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。
总的来说,许利民的战术思维似乎还停留在常规赛阶段,没有根据季后赛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。在领先的情况下,应该更加注重保持优势,持续上主力维持战局。这样的战术调整对于季后赛来说至关重要。